□簡霞
  即將過去的2014,口碑最好的影片莫過於好萊塢科幻大片《星際穿越》,奇妙的星際之旅,跨越時空的父女情,都帶給不少影迷震撼的體驗。不過,作為一個看過《三體》三部曲的觀眾,我還是覺得這部本土科幻小說更過癮。
  《三體》其實是劉慈欣幾年前的舊作。劉慈欣“是一個在科幻粉絲界有名氣,但是在所謂的正規的文學界名不見經傳的人物”(哈佛教授王德威語)。劉慈欣的本職是一位計算機工程師,在過去的二十幾年裡,他在山西娘子關發電廠工餘之暇,上窮碧落下黃泉,探討無限的宇宙星空,“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”(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語),連續8年獲中國科幻文學創作最高獎“銀河獎”。
  星際飛船、多維空間、引力波宇宙廣播、恆星爆發……與《星際穿越》一樣,《三體》潮水一般的細節中,天體物理知識也裹挾而來,讓人腦洞大開。不過,作為普通讀者,而非科幻迷,我更感興趣的還是關於未來的想象。偉大的科幻小說總是預言了某種人類的未來,我至今記得兒時讀過的《小靈通漫游未來》,當年小靈通神奇的電視手錶、環幕立體電影、嵌在眼睛里的眼鏡等,如今眼見著一一成為現實。
  幾百年後的世界是什麼樣?在《三體》中,人類住在巨樹建築里,光輝燦爛的大樓像葉子般掛滿了每根樹枝。每根樹枝都是一條大街,飛行車成為日常交通工具,信息窗口隨時彈出,重工業幾乎全部移到太空軌道,地球變成一個大公園……這些眼花繚亂的描述,真是讓人充滿期待。
  不過,《三體》可不是童話。與《星際穿越》異曲同工,《三體》講述的也是面對世界末日,人類絕望與救贖的故事。
  《三體》世界中,劉慈欣虛構了四光年外的一群外星人在“三體文明”中苦苦掙扎——他們生活的世界,有3顆無規則運行的太陽,沒有人知道下一秒是春、夏、秋或冬,百餘次毀滅與重生逼迫他們逃離母星。而恰在此時,他們接收到了地球發來的信息。在運用超技術鎖死地球人的基礎科學之後,三體人龐大的宇宙艦隊開始向地球進發,意欲清除地球文明。
  三體人到地球需要400年的時間,在這400年裡,地球人的階梯計劃、面壁計劃、掩體計劃……輪番登場,每一套對策都構思獨特、氣勢磅礴,令人拍案叫絕。
  然而,在這樣的危局裡,地球人的人性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拷問。是貪圖400年的苟活,還是舉全球之力,不惜以經濟大倒退,來絕地反擊?是接受三體人的占領,還是暴露太陽系位置,來達到與三體人同歸於盡的毀滅威懾?當星際飛船駛往未知的宇宙,是在給養終將耗竭的絕望中等待死亡,還是為多一份給養,按下襲擊同行飛船的按鈕?“人之所以為人”的深刻反思,龐大的道德上的考量,在故事里有各種各樣非常驚人的描述。每一個選擇的艱難,都可以成就好萊塢大片的精彩一幕。
  但劉慈欣之所以為“大師”,在於他有更宏大的視野。在這個視野下,地球文明是如此渺小、脆弱。人類歷經種種磨難,把木星的掩體世界建得如同天堂,然而,來自宇宙更高級文明的歌者,以一張小紙條一樣的所謂“二向箔”,舉重若輕地便把我們的三維世界完全化為二維世界,就像一幅寫實畫一樣。如果一開始,就知道這樣灰飛煙滅、萬劫不復的宿命,地球人又會做出怎樣的選擇,是否會堅持文明的信念呢?無數的追問,像星星在浩瀚的宇宙中閃爍,讓仰望的人類無法停止思索。
  好的科幻小說讓人們仰望星空。在劉慈欣看來,科幻作為一種思維方式,把各種可能的未來陳列出來,讓我們比以前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選擇,從另一個角度看待人類和其他形式的生命。正是這個不同的視角,構成了小說精彩敘事之下最基本的張力,也築就了《三體》與更娛樂化的《星際穿越》的分野。
  只是現世已碌碌,為什麼還要仰望星空?借用嚴鋒那句評說:“人類一思考,上帝就發笑。可人類如果不思考,上帝連發笑都不屑。”
  (原標題:有一種思維叫仰望星空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r56nral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